2015-01-17

圍牆之內,心牆之外——我和我的小鬼們



我和我的小鬼們 / Entre les murs / The Class
導演:Laurent Cantet
主演:François Bégaudeau
產地:法國
上映年度:2009年

我和我的小鬼們,原文片名為《Entre Les Murs》,是「圍牆之內」的意思。顧名思義,本片取景於法國郊區的一所公立中學,然而,這道牆不僅是教室與走廊間的阻隔物,再進一層來說,更是學生和老師、家長和老師、學生和學生、老師和老師因無法理解彼此而形成的「心牆」。


這部電影的劇本架構來自François Bégaudeau的暢銷教學經歷書,導演Laurent Cantet讀畢著作後,便邀他接演教師一角,因此,《我和我的小鬼們》可說是一部十分貼近真實教育現場的紀錄片。




電影命名暗有玄機之外,原版海報也透露了一些訊息,以普普藝術式的表現手法在每位學生身後著上不同顏色予以劃分出個體間的差異,揭示了《我和我的小鬼們》裡的核心班級由來自不同地區的學生所組成,包含白人(法國當地學生)、黑人(曾是法國殖民地的馬利共和國人)、黃種人(非法居留的中國人)等等。

雖說本片在校園圍牆內完成拍攝,但透過角色的設定,多種族帶出的多元文化價值,將電影觸角突破了狹小的教室,推延到了整個法國,反映出複雜移民群體下的社會議題,及其著重探討的教育問題。




「自畫像」為題的寫作課程中,Begaudeau希望學生能用文字記錄自我,同時也要求學生上台口述內容。大多數的同學都按照他的領導方向去做,例外的是Souleymane不擅書寫、不願遞交作文功課,此時,陷入為難的老師沒有責罵他,反倒嘗試了另一種傳播方法,讓他透過影像來呈現日常生活。Begaudeau並不強制規定作業的格式,沒有將焦點停在小格局上,既然學生對撰文一竅不通,那就再開闢別的途徑,能成功表達自我且不離作業本意的方法都是好選擇。教育本該如此,尊重每個人的意願,適度地給予發揮空間。




在多次的討論課堂上,學生們因為原生國家的文化發展脈絡之迥異(如前所述,班級裡的孩子有著很不一樣的成長背景)、個性喜好立場之分別,而導致處事觀點大相徑庭,使教室裡瀰漫一股濃濃的火藥味——這是理所當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面對學生的爭執和衝突,Begaudeau顯得焦頭爛額、稍有難堪,但從來沒想過迴避問題,總是著手處理,耐下性子試圖和學生溝通。不過,性情再溫和的老師,恐怕也都有深感無奈與精神挫敗的時候,離開嘈雜的學生群,他獨自一人坐在餐廳裡抽著悶菸,心中的苦有口難言,這則是他私底下的狀態。


《我和我的小鬼們》的真實性就在於此,每一種矛盾、每一處摩擦、每一次對撞,都是一個個鮮活角色的必然表現,導演不須刻意鋪陳劇情,亦無須特別設計對白,只須藉由精練的鏡頭便能傳遞出人物內心的複雜感。


影片末段,Begaudeau和校方討論是否該將Souleymane退學,牽動了他和其他教職員的思維爭戰,即便他提出極具說服力的見解,也難敵最終粗略的投票表決,年輕教師和資深教師的想法紛歧若隱若現。新舊世代之間的牆,令人備感無力和挫敗,但大可不必設法推倒,念轉意換,從現有的環境創造出一套適應模式或許更為高竿。


於是,《我和我的小鬼們》在一場歡娛的球賽中劃下句點,大家的汗水相互交融。鬧聲還未結束,場景由室外切回空蕩蕩的教室,讓觀者的思緒回到了電影的起點,於腦中快速回想情節,那突如其來的畫面切換,頗有盪氣迴腸之效,電影可能完結了,但導演想留待觀眾推敲的故事,或許才剛剛要在你我的意識中啟動。



《我和我的小鬼們》兩小時的片長,從頭到尾皆用談話作為首要元素,除了對話,還是對話,但請別嫌它像在碎念,靜下心來細看這部榮獲第六十一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的佳作,便會感覺導演運鏡的功底及捉拿節奏的實力是那麼令人欽佩。教育問題作為一種環球性的問題,《我和我的小鬼們》以小見大,高度深度力度面面俱到,提供了觀眾反思教育的多方切入點。

臺灣教改進入第二十一年,究竟該何去何從,不妨先看下這部電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